遠道而來台灣的外國人士一定會覺得台灣是個好客而且熱情的地方,不論任何人對於外國人總是熱情相待,這是好事也是我們的優點。也許是長久的政局或是媒體的渲染,我們總是認為國外的東西比較好。
這次的世界設計大展發現許多已成立多年的產品公司卻第一次在台灣展出,原因他們在國外行銷多年,反應良好,準備回台灣設點了。這是十分奇妙的現象,台灣創意卻選擇在外國出發。是不是該思考一下,為什麼行銷策略會先選擇國外而不是自己的家鄉?
也許從國外下手的策略一點也沒錯,我們有時總覺得出國比賽拿個獎回來贏過在台灣拿十個獎。也因此我們不斷一直把作品丟到國際競賽裡,然後拿到獎後再回來標榜XX獎獲選等。政府也積極鼓吹把商品以人海戰術壓境之勢提報到國際,似乎得獎數多就能拿來大肆宣揚台灣軟實力超強!
這樣的方式很得民心,但是卻總有一些可悲。我們總是要等到一件商品國外紅回台灣了,才會獲得人群注意。生活童話曾有一件商品在過去乏人問津,直到國外開始大肆報導接著台灣媒體轉載為「台灣之光」後,便開始大賣。殘酷地換言之,沒在國外紅過,連台灣媒體都不太理。
仔細想想,是我們自己的信心不足,還是國外真的比較好?台灣有許多的好設計但是卻默默無名。下次如果看到一件商品很有興趣,擋住它的得獎記錄也擋住它的產地,拋棄一切舊有觀念,相信會得到另一個更新的體驗。